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

图片
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220号(资源环境类093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08-02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4-08-02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周志华等5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智改数转网联工作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总书记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抓住数字时代赋予的机遇,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成为我们适应发展需求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你们提出的“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智改数转网联工作的提案”意义重大。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智改、数转、网联”,是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一项战略性、基础性手段。让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更统一地“连起来”、更充分地“用起来”、更多力量“动起来”,正是我们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协同治理的总体思路,加强跨部门协同,从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从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联网到监测数据的联通共享,从EOD项目谋划到绿色金融对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多线程推进、多举措发力,开展了大量探索实践。

  一、政策引领驱动

  在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要求加快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2023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明确在生态环境治理对优势产业价值具备增值溢价作用的前提下,支持数字经济等环境敏感型产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在城市、城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环境基础设施智能绿色升级,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

  为了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专门部署环保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行动,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环保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应用。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加快分布式生活垃圾智能处理装备、有机固废智能高温好氧发酵成套装备等智能化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二、政策标准先行促进统一地“连起来”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对安装联网自动监测设备提出总体要求,生态环境部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应用管理文件,进一步健全了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环境行政处罚办法》3个部门规章细化了自动监控建设、运维、管理和执法应用要求;“两高”司法解释对数据造假作出涉刑认定;30余个标准和技术规范指导自动监控建设、运维管理和质控。同时,根据工作发展需要,启动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生态环境部持续推进重点排污单位和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依法安装、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并联网工作,持续推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联网共享。截至2024年4月份,与生态环境部联网的重点排污单位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单位67235家,联网的自动监测点位115910个,其中,涉水点位47282个,涉气点位68628个,基本建成覆盖重点污染源的自动监控体系。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共联网环境空气站13369个,地方地表水监测点位8641个,数据联网共享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2022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全国13省16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智慧监测试点工作。印发《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成立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制智慧监测技术指南、监测数据共享办法等,指导全国试点单位按照统一标准架构推进试点工作。同时强化三级联动,聚焦突出环境问题,部、省、市三级生态环境部门紧密配合,强化了央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与应用场景开放共享,推进智慧监测应用场景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动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产品等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支持相关产品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智改数转网联中的应用,持续推动智能光伏与5G/6G、 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已开展四批智能光伏产业试点示范活动,累计公告125家企业和174个项目。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探索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开发应用。

  三、加强试点示范促进充分地“用起来”

  2019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牵头组织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共同开展了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对人工智能条件下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探索研究。为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生态环境部重点开展了江苏、深圳、雄安新区等10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环境治理)建设,各基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条件下环境治理工作的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成果。

  生态环境部加强实践成果凝练,初步建立空气、地表水国控、省控站点监测数据的联通共享机制,发挥联网数据在环境质量状况分析、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聚焦水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成全国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科学高效统筹共享水质、污染源、排污口等数据,强化大数据分析利用。目前,平台汇总数据总量约18亿条、可生成1800余张水生态环境分析图表,自动识别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工作滞后地区,支撑“问题发现-分析预警-调度通报-独立调查-跟踪督办-逐一销号”闭环管理,有效支撑每月全国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等工作。

  自动监控系统成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24小时“全天候”监管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实时抓取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工艺运行状况、关键技术参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超标报警、电子督办和总量测算,为推动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和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生态环境部向地方按月度交办主要污染物日均排放浓度超标6天及以上的严重超标企业115家,按季度通报超标天数超过生产天数20%的严重超标企业41家。同时,将8844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火力发电、水泥制造和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自动监测设备标记并纳入电子督办,全年共对1458家超标重点企业电子督办4723次。

  四、聚集社会资源促进更多力量“动起来”

  生态环境部依托环境服务业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金融资金精准投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2022年,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模式)试点,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建成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11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支持EOD模式、企业投资模式等市场化运作的生态环保项目,搭建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金融有效对接平台。通过EOD这种市场化投资项目,可有效降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政府资金的公益性投入的依赖,通过关联产业的增值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制作《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及实施要点》科普视频、一图读懂《实施导则》等宣传材料,每年定期举办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培训班,对相关省、市、试点项目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提高EOD项目管理和实施能力,指导地方科学谋划EOD项目。

  五、下一步工作考虑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智改数转网联工作,对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下一步工作中,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更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持续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应用,持续探索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改造,不断强化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支撑保障作用。

  一是探索推进数智化监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重点企业依法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算法研究,持续提升非现场执法监管能力。强化超标、异常等数据分析,加大自动监控异常线索推送力度,督促地方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二是继续开展环境治理模式创新,不断总结宣传典型案例。对实施效果好、做法典型、示范性强的项目,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运营和管理经验,打造形成典型案例,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和推广。研究制定推进EOD项目实施的金融政策措施,引导项目规范实施。

  三是组织实施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定期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将数字化智能化环保装备作为重点遴选和推广方向,引导行业技术创新,加大先进环保装备有效供给。

  四是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持续构建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专用算法和模型,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自动识别问题线索,构建针对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监管需求的智能研判监管指标体系。强化精准管控,推动形成“环境质量-排放口-污染源”全链条管理体系,通过碳排放异常线索识别实现对重点碳排放单位远程非现场执法监管。通过数据智能分析,推动实现排污企业差别化、精准化管理。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8月2日

版权所有: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