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

图片
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79号建议的答复

2024-08-19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4-08-19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唐洪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水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建议”,由我部会同科技部、水利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水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

  一是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是党中央围绕建设科技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实验室采取统筹规划、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坚持高标准、高水平,体现引领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整合全国优势科研力量组建。目前,我国已在量子科技、网络通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等领域组建16家国家实验室。其中,崂山国家实验室围绕海洋科学领域,就海洋观测与探测、海洋大数据与预测、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系统科学与前沿交叉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水生态学领域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是强化重大关键问题技术攻关。我部通过“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攻关,围绕控源截污、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污染负荷削减、水华防控等形成了多种关键技术,指导支持地方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利部通过“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等多渠道,立项实施“长江黄河典型支流三水融合综合模拟与精准调控技术”“长江典型区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退化机制及调控方法”“黄河流域典型脆弱区水文—生态互馈驱动机制与水生态安全”等一批项目,进一步强化重点流域水生态重大关键问题研究。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我部聚焦水生态环境保护科技需求,建成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和湖泊污染控制等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开展水环境物理模拟、水体中污染物质迁移转化和湖泊营养化机理等研究;组建环境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开展水生生物群落演变规律、监测评估关键技术、水生生物保护机制等研究。水利部陆续布局建设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长江江源区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多个水生态领域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研究区域涵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太湖流域、江河源区等重点区域,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变化对流域防洪及生态环境影响机理与对策、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环境适应机制、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理论体系与技术集成等,为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关于提升流域水生态综合管理能力

  一是强化政策顶层设计。2023年3月,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河湖为统领,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明确重点河湖保护修复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有效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逐步恢复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水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出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制定国家及地方层面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引导各地加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力度。目前,全国共有56个河湖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二是加强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我部制定出台《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和《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两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统一规范河流、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要求,完善水生态监测标准体系。建成七大重点流域水生态监测网络,每年组织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估。2021年以来,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积极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印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建立了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为支撑的指标体系,在长江干流、主要支流、重点湖库确定了50个考核水体,分区分类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引导地方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三是提升技术示范和推广转化效能。我部围绕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科技需求,按照“1+X”模式,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要依托单位,联合全国266家优势科研单位、5000余名优秀科研工作者,成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形成“大兵团联合作战”的科技攻关模式,建立“包产到户”的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向长江干流沿线和重要节点城市,派出58个专家工作组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实现流域整体推进和城市重点突破有机结合。水利部将河湖生态修复领域作为重点科技需求,面向行业内外开展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征集遴选,每年印发包含多项河湖生态修复领域技术成果的《水利部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同时通过水利技术示范项目,技术推介交流活动,支持多项相关领域成果开展示范应用和宣传推介,进一步推动水生态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三、关于加大环境科学普及力度

  近年来,我部出版了《水环境保护知识问答》《嗨,我是地球——湖龙王再现》《海洋蓝碳》等科普读物,制作了水环境、地下水、饮用水等系列主题科普宣传动画40部;围绕污水处理、湿地保护等,创建13家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组织专家围绕长江、黄河、海洋、湿地保护等主题,开展“大江大河保护”“黄河大讲堂”系列公益直播。水利部联合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印发《关于加强水利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科普工作作为重要章节纳入“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水利部水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试验基地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和引导部署有关单位围绕水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普活动;指导有关单位出版制作《美丽长江—长江流域水生态科普读本》等水生态相关科普图书和科普短视频,广泛传播水生态文明理念。

  下一步,国务院相关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支持“水生态”方向优势科研力量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推动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加大对水生态学基础理论相关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力开展水生态主题科普资源的开发创作和传播,充分发挥重要科研基地平台的科普作用,不断提高公众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8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